网络诈骗案件层出不穷,给个人资金安全和网络空间带来了很大困扰,打击网络诈骗背后的不法链条已经到了关键时刻。
网络骗局现状
网络诈骗手法五花八门,害得许多网民吃亏。很多人碰见过假冒商家收钱却不送货,或者招聘方突然人间蒸发的情形。猎网平台 2017 年的统计显示,虚假工作诈骗的投诉最多,占了 15.7%,虚假购物诈骗的投诉案例也有 14.3%。这些信息表明网络诈骗已经是个不容小觑的社会现象。
平台审查不严之殇
网络平台监管宽松,造成假冒商户泛滥,虚假消息四处流传。商家与信息发布者只需简单条件就能加入,而且变动很快,致使不实内容充斥网络空间。北京大学田丽教授提出,平台需要设置多重检查环节,认真负责地审核新加入者,防止虚假信息和商家出现代刷平台,确保网络信息的可靠性,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减少网络上的欺诈行为。
山寨网站危害大
仿冒网站真假难辨,用户难以防范。据国家互联网金融安全技术专家委员会调查,到今年六月,已有超过四万七千个网络借贷仿冒页面,影响十一万用户。这类网站常造成个人信息被盗和财产损失。用户访问时要增强警惕,比如使用常用浏览器,开启防护设置,核实网站合法性。
平台助力整治骗局
网络欺诈骗局的破解需要互联网平台发挥关键作用。中国社科院的黄楚新提出,平台应该协助监管机构处理仿冒和欺骗性网站,通过提供数据分析和位置查找方面的帮助。现在,多数主要平台已经运用技术监控、用户举报等方法来识别有问题的账号,抖音更会对行为异常的账号进行评定和移除。
“代刷”套路多
虚假点赞行为不仅破坏了网络信息环境的平衡,也成了某些不法之徒骗取钱财的途径。据记者接触到的负责此类业务的从业者透露,他们提供多种方式来制造虚假人气。尽管平台方面已经实施了流量控制、账号冻结等惩罚措施代刷平台,但这类造假服务依然有人在购买。广大网民需要明确认识到这种行为带来的不良后果,坚决不参与此类活动。
案例与防范动员
以安徽淮北代先生参与刷单的事件来说明,他最初从中获利,后来因为不断刷单导致钱财损失。专业人士建议,网民应当主动进行投诉和举报,不要贪小便宜去参与刷单,与监管机构、网络平台一起建设一个了解信用、运用信用、遵守信用的网络氛围。
对于这种错综复杂的网络欺诈,你在上网时还碰见过哪些不容易看穿的圈套?欢迎留言区里说出来,也请多给这篇文章点个赞,转发给其他人,让大家都能学会怎么防备网络骗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