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公众号现在很普遍,它究竟是班级建设的得力助手,还是徒劳无功的累赘呢?接下来,我们仔细研究一下。
诞生缘由
班级公众号的出现通常是因为家长委员会成员或教育工作者的构思。例如某个班级在家委会初次聚会时,一位母亲提议创办公众号以便记录班级各项事务和孩子们的成长足迹。由于家委会中既有全职家长也有运营公众号经验的人,任务分配清晰之后便着手进行公众号的建立和维护工作。另外有些教师建立公众号是为了让学生们的文章获得更广泛的读者群体。
起步顺利
一些班级公众号在初期进展很顺当。比如王女士班级的公众号,今年8月尾开通,第一篇文章是关于学生军训情况,效果挺理想。他们发布的文章篇幅不长,版式设计也不复杂,班主任没额外规定,所以管理起来很省心。蔡女士儿子班级的公众号,由几位家长共同负责,大家想法统一,团队配合默契,因此公众号运作得不错。
遭遇内卷
班级公众号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恶性竞争的情况。相比之下,其他公众号内容充实且制作精良,这让管理者感到压力很大。继续竞争,会投入很多时间和精力,非常疲惫;放弃竞争,又觉得自己的公众号不够好。王女士就遇到了这种情况,许多管理者也因此感到左右为难。
团队协作
协同努力是公众号顺利运作的重要条件。蔡女士孩子班级里,家长之间配合得很好,方向一致,都积极主动。到了初二阶段,有些同学还自行约定在周末共同负责公众号。初中公众号的维护由几位家长联手进行,他们负责记录班级的各种事件和集体精神培育,团队的向心力使得公众号能够一直办下去。
积极作用
班级公众号有很多好处。它发布各种信息,可以增强班级向心力。活动结束后,会发布相关图片和文字,能激励孩子们。蔡女士的孩子因为参与公众号制作,学到了内容传播的方法,还在科技方面有所收获和介绍,对他的发展很有帮助。史老师通过公众号和孩子进行文字沟通,家长们也能加入讨论,这对孩子的学习有好处。
面临困境
不过,班级公众号也存在难题。有人认为它覆盖人群有限,耗费老师或家长大量精力,没什么实用价值。部分家长曾提议创办公众号,但班主任和其他家长响应不积极,事情未能推进。也有家长尝试参与制作,付出不少努力怎么运营公众号,却收获很少关注。个别教师则采用班级相册来替代公众号,觉得同样能够实现记录功能。
您认为班级公众号应该继续运用怎么运营公众号,还是尝试其他方法来记录班级事务更合适?请在下方发表您的看法,同时记得给这篇文章点赞和转发。